【维城往事】洪门、致公堂、达权社、致公党和民治党

我是维多利亚资深地产经纪胡松,在维多利亚找房,我们为您提供最详实可靠的维多利亚信息。好的房产经纪是您财富规划路上最重要的一环!微信号:songhu2190

上回说到,洪门是一面旗帜,在美洲的实体就是1848年成立的致公堂,又称洪门致公堂。当时的致公堂主要就是来自广东的华工,从淘金、修铁路到挖矿、农场,基本都是出外讨生活的穷苦人。由于温哥华菲沙河谷发现金矿,致公堂也在维多利亚设立的分堂,而且由于之后加拿大修铁路,征用大量华工,维多利亚致公堂也就成为北美最大的分部。

在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,出现了大量的大清国的留学生,和当时美加的华工不同,他们都是“留学生”!不是挣钱的,是花钱的。原因是自1894年甲午海战以后,中国的上层阶级认为必须出去学习别国的治国理念,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《劝学篇》一书中就大力倡导留学日本。他说,“出洋一年,胜于读西书五年”;“入外国学堂一年,胜于中国学堂三年”;“至游学之国,西洋不如东洋”。于是,中国的革命党、改革家、爱国青年多来自日本,国民党主要元老:宋教仁、蒋介石、汪精卫、廖仲恺等等都是日本留学生出身。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,孙中山、黄兴等把各自的海外小团体合并起来,成立了一个组织:同盟会,如果您不知道同盟会的名字的话,7年后的1912年它改了个名字,叫国民党,估计你不会不知道。

同盟会创立第一件事就是建立自己的军队,没有钱是寸步难行的,找钱就是同盟会总理孙中山的第一要务,目前所知同盟会当时在册的会员是379人,而且多是学生,于是孙中山就想到了在美洲的华工。然而,虽然同盟会在日本有很多人都知道,当然也包括清朝政府。但在美洲,几乎没人知道,因此孙中山早期在美国募捐几乎没有结果。

其实早在同盟会成立之前,孙中山就已经开始筹款革命了,经过多次的失败,他深知了一个道理:在北美做事情,没有致公堂是断然不可以的,于是他本人于1904年1月11日在檀香山加入致公堂,因为他本人很有号召力(当年兴中会的老大,次年同盟会的总理),直接就被封为“洪棍”,这个职位是个洪门官职,他没有真正的地盘。

有了致公堂的加持,加上1905年孙中山成为同盟会的总理,1911年5月孙中山到北美募捐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。维多利亚致公堂,作为当时加拿大最大的致公堂堂口,用会所抵押三万元,一时各地致公分堂纷纷相应,最终得到十几万捐款!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,于是,孙中山做出一项重大决定:要求致公堂未曾参加同盟会的成员,一律加入同盟会,而所有同盟会成员也一律加入洪门致公堂。(史料出处)换句话说:致公堂和同盟会合并了!

谁也想不到的是:仅仅5个月以后,辛亥革命就爆发了,半年后的1912年1月1日,孙中山成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大总统,这可以说是致公堂的高光时刻,第一件事就是希望中华民国给致公堂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(中华民国共进会)。然而孙中山直到让位给袁世凯,都没有答应这件事。紧跟着,袁世凯复辟,国民党解散,孙中山流亡日本,要求致公堂继续辅佐他,加入他的中华革命党,这一次,致公堂出现了相当大的分歧,这个重大的分歧造成了1915年在我们的维多利亚,致公堂分裂出了一个新的组织:达权社!达权社简单说,就是不愿意跟着国民党(中华革命党)走的致公堂分子,也有史料中称为致公堂中坚分子。

辛亥革命以后,中国进入了十多年的军阀混战阶段,直到1924年,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,开始北伐。在旧金山的美洲致公堂依旧希望中华民国对于这个组织的认可,1925年,致公堂改名致公党,成为一只独立的政治组织,推举当年广东省省长陈炯明做第一任总理。注意:这个阶段同样发生了一次分裂,出现了“组党存堂”,简单说就是既有致公党,又有致公堂的阶段。然而,这一次致公党站错了队伍,陈炯明和孙中山在建国的意见上不和,陈炯明认为应该建立类似美国一样的联邦制,广东就是联邦制的一个州。而孙中山坚决主张统一中国,于是陈炯明驱逐孙中山,成为“叛将”。因此致公党一般不提第一任老大是谁。

1928年12月29日,东北易帜,可以说是国民党的高光时刻,中国终于结束了长达16年的军阀混战阶段,1928到1937年的十年又称中华民国的“黄金十年”,中国出现了短暂的盛世,人口和GDP都大幅度增加。然而好景不长,1937-1945年日本开始侵略中国,最终日本由于和德国、意大利成立轴心国,被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打败,中国又一次回到了统一。正是这一年(1945年),分裂出的达权社和致公堂再次希望被中央政府认可,于是独立成立了洪门民治党!第一任党主席叫:司徒美堂。很遗憾,最终没有被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认可。

1948年10月,中国共产党筹备政治协商制度,司徒美堂返回美国,号召致公党参与建国,在他的努力下,1949年,致公党终于正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认可,成为政治协商八大党派之一!司徒美堂一直被认为是致公党创始人,实际上,他应该是推动致公党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最重要人物,而绝非创始人。

我估计您已经看糊涂了,最后捋一遍:洪门在美洲的分支叫致公堂(1848年旧金山总部),是华工的帮派,1911年孙中山将它和同盟会(国民党)合并,1912年孙中山要求致公堂并入国民党,于是产生分裂,分出来达权总社(1915年 维多利亚),1925年致公堂改名致公党,希望加入中华民国,又一次产生分裂,出现“党堂并存“的局面。1945年原来的致公堂中坚再次希望被中华民国承认,成立了洪门民治党,未果。1949年,经过了100年的沧海桑田,1925年成立的致公党最终修成正果,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可的民主党派。

据我所知,这座建于1903年的楼正是当年洪门致公堂所在地,也正是当时致公堂用它来抵押3万元资助孙中山革命的那座建筑,目前是洪门达权总社的所在地。

孙中山曾经三次到访维多利亚,康有为也在维多利亚建立了保皇党,可以说,中国历史在维多利亚留下来很深的印记。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