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维城往事】孙中山的募捐

我是维多利亚资深地产经纪胡松,在维多利亚找房,我们为您提供最详实可靠的维多利亚信息。好的房产经纪是您财富规划路上最重要的一环!微信号:songhu2190

上次说到,孙中山三次来到维多利亚,前两次都黯然返回,1911年1月在洪门致公堂的加持下,到底募捐到了多少钱?

有一篇《辛亥革命与加拿大华界》的文章,记录的非常详细,孙中山着实是募捐的高手,以下是成功秘诀:

  1. 革命即将成功!他在温哥华华侨欢迎大会上说:清朝编练的18镇(相当于师)新军,除第一镇外都是汉人,如果能用钱吸引他们归附革命,则“兵不血刃而大功可成”,他还声称,革命党“既有步兵三四万、炮兵七八千”,且“某处某处更有兵百万”,所缺的不是兵员而是武器,如果海外华侨踊跃捐款购买武器供给,则“大功之成可以操券”。在维多利亚致公堂欢迎会上说:“清廷所训练之新军,大多数同情革命,愿意效力,但缺乏运动经费及饷糈,未能举事,今若筹得三十万元,便即发动推翻清朝,光复汉土”。这是不是有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”的感觉。
  2. 人盯人战术在维多利亚,黄沾、马大宗、陈秤3名洪门彪形大汉“挨户沿门劝捐”,连劝带逼,所得800多加元;乃乃磨(Nanaimo)同样由洪门人等在集会后“堵门逐一劝捐”,得100多加元,次日又挨门向各矿矿工逐一劝捐,加在一起,凑到908.50加元;纽宾士域有华人100多,90%是致公堂成员,两日募捐得743.50元是致公堂成员“议决每人5元”凑的;在当时加拿大第四大、第三大城市卡尔加里、温哥华,前者沿门募捐得800多加元,后者募得3000余加元。。。;第二大城市多伦多募集300,全系洪门捐献,第一大城市蒙特利尔虽号称募得6000元。虽然数目远低于孙中山定下的30万的目标,但算下来也有2万左右。
  3. 树立楷模:在维多利亚致公堂欢迎大会上,孙中山询知致公堂砖楼系自产,当即表示,“接济国内志士起义,急如星火,如能将楼宇抵押借款,可以应急,俟捐集义款,再行归还”,最终, 3日后致公堂议决,将砖楼一座连地,向银行抵押12000加元支持革命。然后所到之地,号召大家以维多利亚致公堂为榜样,向榜样学习。加拿大各地致公堂在维多利亚带动下纷纷效仿,据黄兴、冯自由当时的统计,当时抵押或出售地产的加拿大致公堂就有“维多利亚三万四千、温哥华一万九千、蒙特利尔一万一千”
  4. 许诺未来:“各位如捐款五元,他日革命成功,政府可还给十元。” “不必过虑,倘革命无成,我将再来此地,介绍我香山县籍梓里,尽量加入致公堂,集捐款项将负债还清””

最终,孙中山在加拿大募捐7.7万元,占整个黄花岗起义所用经费15万元的一半以上。 其中维多利亚致公堂抵押占3万4千,加上其它募捐,来自维多利亚的捐款接近整个加拿大捐款的一半。在史料中有一种说法:说其实当年维多利亚致公堂没有抵押,只是有这样一个提议,孙中山觉得这样可以带动其它致公堂的积极性。然而,维多利亚大学陈忠平教授专门有一篇文章:维多利亚、温哥华与海内外华人的改良和革命(1899-1911) ,非常详细的记述了捐款的数目,以及通过香港的汇款路径。

然而,很可惜,随后的黄花岗起义(1911年4月27日)仅仅留下72位烈士。

很多人一定会以为,维多利亚致公堂捐对了人,紧跟着1911年10月就爆发了辛亥革命,然后1912年孙中山就当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,肯定会得到加倍的补偿。其实您想多了,在我的文章:【维城往事】洪门、致公堂、达权社、致公党和民治党 中详细叙述了当年致公堂,达权社,致公党,民治党的各种辛酸。在这里只说一个结果:维多利亚被抵押的致公堂一直到1950年才由全加的会员凑钱赎回的。史料出处

我是一个历史爱好者,最喜欢的书就是当年明月写的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反复读了好几遍,经常是听着这部书入睡的。当年感叹于石悦(当年明月的本名)能把历史写的如此深入浅出。然而,有一天我猛然意识到一件事情:全篇的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说了徐阶、高拱、张居正、严嵩、刘瑾、魏忠贤,甚至写了徐霞客,唐伯虎,有谁知道明朝老百姓一日三餐吃什么?当年住多大地方,过年怎么庆祝?什么算是有钱人?有钱人家里多少地,多少牲口?老百姓几岁结婚?几岁生娃?一部历史书,满篇的都是王侯将相、才子佳人,大奸大忠,难道这真的就是历史吗?于是我就想写我身边的维多利亚,当年华人怎么活的,是不是赚到了钱,他们眼中的孙中山,他们的帮派,社团,以及在当年各种环境中的奋斗。我发现:中国的老百姓在任何安宁的土地上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,这也是维多利亚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。